“回族”曲棍球—打铆球

  打铆球又名打拦子、打篮子、打木球、赶毛球、打毛旦、打锁儿。

  《宁夏体育志》记述“因其球如铆钉状”,故名为“打铆球”。

  主要流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吴忠、灵武、盐池一带,是回族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历史起源

  约始于清朝初期。康熙帝为解决葛尔丹的分裂活动亲统大军来到宁夏,传说途中休息时,看见一群放羊娃在地上“打拦子”,输的一方背着胜的一方人喊“合哨”,认为很有意思,便要过鞭杆和铆球,模仿牧童的动作打了几下。

  康熙帝回京以后,命宫人按在宁夏见到的鞭杆和铆球仿制并游戏,并组织宫廷的人比赛。

  打铆球比赛在表现形式上与宁夏平原的畜禽生产密切相关,是模仿将羊、马、牛赶入厩圈的情形,一边赶一边发出吆喝声,将球赶入牢坑、窑或球门。

赛事场地和器材

  铆球长约6厘米,直径3厘米,两头呈椭圆形,打铆球的击球棍或板用木头制成,长约81厘米。

  铆球场地没有严格的要求,只要地势平坦就可以,在场地两头各挖直径为12厘米,深约9厘米小坑,叫“牢坑”。

赛事规则及习俗

  打铆球比赛的双方人数相等,一对一、二对二,或者三对三均可。

  比赛开始前,先用“打砂锅”(宁夏民间决输赢的方法)决定攻守方。

  比赛开始,攻方一人站在“牢坑”边,右手持棍一头向上。手的虎口上面留出10厘米左右一段棍距,用下端的棍头在“牢坑”边拉一下,大声说“碰牢”。随即,把球放在棍前,用下端的棍头击球,同时喊“牛铆”。

  若是攻方的棍头击准铆球,不论击出多远,守方需从落点捡起球,站在原地将球向“牢坑”掷去。而攻方用棍(板)护“牢”拦击,若攻方击准而守方未能投球入牢,即用棍从“牢坑”边丈量到落点的距离,两棍算一个。若攻方未能击准球或守方把球投入“牢”内,则为死球,变攻方为守方。

  比赛结束时,以“合哨”为准丈量双方的胜负。“合哨”即以棍丈量、按预先双方商妥的数目折合成“哨”,以“哨”的个数多少判断两组最后的胜负,并对负方作出惩罚的规则。

  分出胜负以后,胜方出一人,一边以开球“碰牢”方法击球,一边喊“拦子”,球的落点至牢坑边为负方“合哨”的距离。负方需背着胜方队员从落点到“牢坑”边,或单腿跳至“牢”坑边,边喊边跳,直到胜方认为“合哨”合格宣布要结束。

  打铆球活动器具简单,规则明确,容易掌握。

  在民间打法也灵活简便,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每人只要准备一根木棒或木板,用来击球即可,深受回族男女老幼,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

  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