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铜锣球

  铜锣球,又名打铜锣,由流行于北京满族儿童拽包游戏发展而来的民族体育项目。满族著名史诗《尼山萨蛮传》讲述了打铜锣的传说,史诗中的尼山萨满武艺高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满族人民习武射箭的传统。故事中射铜钱也逐渐演变为用布包击铜锣或钟,由单纯的练武发展成为游戏活动。满族人认为,击铜锣可祛除鬼神,驱邪消灾,击中铜锣被认为是吉祥如意的喜事。1987年,北京延庆县根据《尼山萨满传》编排整理出打铜锣项目,并在本地区民族小学中试行和表演。后经在保留原有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借鉴打墙球以及现代体育篮球、足球、手球等技术特点,对打铜锣做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加工,并更名为铜锣球。

  铜锣球场地是一个长28米,宽15米的长方形平坦地面。场中央设一铜锣支架,支架上端为两面合扣立放的铜锣。球是用橡胶制成的圆形球,球充气后从1.80米处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反弹起来的高度不低于1.20米,也不得高于1.40米。

  打铜锣类似现代体育项目篮球、足球、手球、打墙球。每场铜锣球比赛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5人。比赛开始前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抛硬币,选择发球权和场区。队员通过传递、投、拍、滚、运球及截阻等动作,将球攻入对方半场并投球击锣。在比赛时间内得分多的队为胜队,如果双方得分相等,按规程规定,可互罚点球决定胜负。打铜锣比赛为上、下两个半时,每半时15分钟,两个半时中场休息5分钟。

  铜锣球是一项攻防性强的比赛项目,比赛中受得分区和禁区的限制,加上双方同击一个目标,因此技术难度大,场上争夺也较激烈。但它不受年龄、性别的约束,适合在缺乏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山区和农村中进行。以前,在满族聚居的村庄路口大树上经常挂一口钟,农闲节日时,成群的儿童分作两队做抢包击钟的运动。此项目对于发展奔跑、灵敏、耐力等素质及提高篮球基本技术均有促进作用,同时对培养团结协作、灵活机智、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也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