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帕普孜

  帕普孜,维吾尔语,意为曲棍球,略似现代的曲棍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唐代称为“步打球”,北京称为“步击”。现保存在日本奈良东大寺佛殿内的一条花毯上,便有生动的“步打球”图案。此项运动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现代球类项目进入新疆地区普及之前就已出现的,在南疆地区的农民和青少年中广为盛行。

  图片来源:xj.cnr.cn/jjxj/tpxw/201310/t20131030_513980864.shtml

  帕普孜运动运动量大,竞技性较强,场地、器械简便。帕普孜比赛多在当地农民农闲或休息日开展,其场地没有固定的标准,随意一块平地或者农田都可以做球场,宽窄、长短全依地形而定。底线上可任放两个物件作为大门。人分两队,各持曲棍,击打椭圆形硬木球,胜负根据球击入对方大门的多少而定。球体呈椭圆形,大小似苹果,用杏木、柽树等硬木或皮革制成。木质的帕普孜球维吾尔语也叫夏克夏克(扁木球),也有用普通粗线缠绕制成的线球。球棍长0.8米,其端弯曲成0.15—0.2米长,略似现在的冰球棍。比赛场地一般长60米、宽40米。也有长30米、宽20米的。比赛分2队进行,每队7—9人,比赛时间共为40分钟,分上、下两个半场,每半场20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

  比赛时,在场地中央一个直径0.2米的小圈内争球开球,球打出圈后,双方持棍争抢,将球运往对方大门,谁攻入对方大门的球多,谁就取胜。如果终场打成平局,可延长10分钟,5分钟后交换场地。比赛要求队员不得以身体任何部位挡球,否则算犯规,对方从球被身体所挡之处发球。发球方用棍击球之前,对方不得碰球。击球时不得把棍举到腰部以上,否则也算犯规。同时规定不得用棍击打对方队员或绊腿,也不许用手抓球、用脚踢球。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体育工作者为使帕普孜球易于推广普及,制定了统一规则,其比赛活动渐趋规范。1983年,帕普孜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维吾尔族聚居的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大多数乡村建立了帕普孜球队,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自治区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农民体育运动会。1983年,在麦盖提县举行的自治区农民运动会和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麦盖提县20多名帕普孜球手击打帕普孜球所表现出的技巧,很受观众的喜爱,获得高度评价。

  1999年,新疆大学在体育课上开设了帕普孜球,让学生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增进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喀什、伊犁等地院校也把帕普孜球引进了体育课。在新疆高校体育课程教材中,有专门介绍帕普孜球等少数民族体育的章节。每年学校召开的运动会上,还把帕普孜球列入比赛项目,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近年来,随着内地在新疆求学的学生逐年增加,传统帕普孜球进入体育教学内容,内地的学生也把帕普孜球带回了家乡,有很多同学在家乡打起了帕普孜球,这也使得新疆民俗文化和传统体育在全国得到了传承和普及。

  参考文献: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编委会编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大全上[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7:148-149.

  艾比布拉编.人文视野中的刀郎文化 麦盖提县人文资源开发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174.

  张涛著.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224-225.

  蒲开夫,朱一凡,李行力主编.新疆百科知识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785.

  编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陈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