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蹴球

  蹴球起源于我国清朝的民间体育活动——踢石球,是由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的体育学者挖掘整理出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满族、回族、苗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较为流行。

  图片来源:https://www.sohu.com/a/337067597_100177711

  古代踢石球活动,使用石头琢成的健身球。经过整理和改进后,形成一种完善比赛机制的蹴球。如今的蹴球比赛用球为硬塑实心球,直径10厘米,球分两种颜色,1、3号是一种颜色,2、4号是另一种颜色。蹴球比赛是在一块10米乘10米的正方形平整土地上进行,分两队进行比赛,每队两名运动员。蹴球比赛有单人赛、双人赛、团体赛等形式,竞赛项目分为男子单蹴、女子单蹴、男子双蹴、女子双蹴、男女混合双蹴。甲队编为1号和3号,乙队编为2号、4号,比赛按1、2、3、4号的顺序轮流蹴球。比赛方法是脚跟着地,脚掌触球,用力蹴球。凡一方球击中对方的球,根据规则可得1-2分,把对方球击出场外则得4分,先积40分者为胜方,三局两胜。

  蹴球运动吸取了蹴鞠游戏的一些文雅的特点,舍弃了蹴鞠激烈对抗的打法,融娱乐性、运动性、智力性、竞赛性为一体,形成了文静高雅,对技术、战术水平有很高要求并具有很高观赏性的体育项目。蹴球运动器材设置简便,场地面积较小,易于开展活动,男女老幼皆宜。经常参加蹴球运动,可以促进人的力量、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的提高,加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在1999年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蹴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2007年的第八届民运会上又对蹴球的质地大小和规则做了细微的改动,当年正式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民族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还将蹴球运动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至今这项运动有了较大规模的赛事,全国各地参加这项活动的人数日益增多,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绿色、粽叶分割线

  参考文献:

  林继富.中国民间游戏总汇球类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320.

  田祖国,郭世彬主编.民族传统体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8:87.

  刘启坤编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技能[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155.

  卢兵编著.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体育卷[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326.

  赵书.满族传统体育项目蹴球[J].满族研究,2008,(5):121-122.

  方征.我国蹴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2,(1):50-51.

  崔乐泉.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23

  编辑:体育文化发展中心 刘梦洋